本文目录

金陵八大家艺术特色

在中国画史上指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吴宏、叶欣、胡 慥、谢荪等八人。

他们从事绘画艺术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明末天启、崇祯到清初康熙年间,是生产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画家。

他们的特点:不爱摹古之风的影响,且能人人生活经历和大自然环境中得到启示,作品的写实性较强,有着不同程度的创造。

他们的画法主要是继承五代、两宋时期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变化。

他们大都隐居不仕,往来于江淮之间,以卖画为生。

他们又常常聚一在起,以诗酬唱。文书画相与8人之中,龚贤最著名。龚贤(1618~1689)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半亩、柴丈人。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清凉山扫叶楼(今清凉山公园内),名居处为"半亩园",栽花种竹,悠然自得。

其画法宗董(源)、巨(然),工山水画,善用积墨,常有奇趣,以韵胜,不以力雄。

主张绘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其作品给人以祖国山河的亲切感。

其代表作品是《木叶丹黄图》、《春山高阁图》、《江天帆影图》、《水墨山水图》等。

元代以后很多艺术家开始用什么隐喻自己高洁,称四君子?

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中,列传的画家大约有170余位,其中专门擅长或者兼擅长墨竹的画家达到85位。此外擅长墨梅、墨兰的画家也不在少数。梅、兰、竹题材是有着其特殊的特定的象征意义的,本篇以“梅与兰”为题展开叙述。

兰能隐于幽谷而独自清香,颇能象征隐居文人的状态,梅能在寒冬腊月中历经风霜傲然绽放,这两种植物都具有高尚的品格,能与文人士大夫的高洁气质相对应。因此文人常用这两种植物来比喻自身。花鸟画借物寓意的功能也成为了文人们惯用的表现手法。

“梅”是常见的花鸟画题材。要追溯古人画梅的最早记载,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梁张僧繇作有《咏梅图》是人物画的陪衬。画史认为画梅始于唐代,梅花因开在寒冬腊月,其本身代表具有坚毅勇敢能傲风雪的性格特征,所以自古画家、诗人都喜欢歌颂它。

梅花衔霜而发映雪而开,常被文人们用来自喻。宋代画工、文人有很多都喜欢画梅,到了元代开始流行墨梅,其代表画家有王冕。明清之后写意画盛行,画梅的画家更是数不胜数,并且把画梅与画竹当成了必修课。画梅虽始于唐代但是《芥子园画传》有云:“唐人写花卉名者多矣,尚未有专以写梅称者。”

《明画录》尝云:“古来画梅者,率皆傅彩写生”。唐人专画梅者暂时还没记载,“墨梅”在两宋时期也是寥寥无几。据《宣和画谱》著录:腾昌祐画有《梅花图》、《梅花鹅图》,赵士雷画有《梅汀落雁图》、《寒江梅雪图》,徐熙画有《梅竹双禽图》、《雪梅宿禽图》、《雪梅会禽图》,徐崇嗣画有《梅竹鷯子图》等。

由宋代这些画梅的作品和其名称来看,大多数梅花都是配有禽鸟或竹石其他花卉,“梅”仅作为一种题材出现于画面,并未形成特定的符号性。“墨梅”的形态样式是华光首创。赵孟云:“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吴太素《松斋梅谱》云:“墨梅自华光始。”华光是北宋中后期人僧仲仁号华光。

《松斋梅谱》记载他:“爱梅,静居丈室,值梅数本,每发花时,辄床于其树下终日,人莫能知其意。”仲仁以墨画梅盖用当时盛行之水墨、点墨法“释仲仁以墨渍作梅”。《宋文宪公全集》有“以浓墨点滴成墨花”。仲仁常作诗云:“乃知淡墨妙,不受胶粉残。”这样新的画梅方法是创“墨梅”一体。

从这些史料中能知世人对仲仁墨梅的推崇和喜爱。至此仲仁开“墨梅”之先河,众人当之无愧地将其推为“墨梅”的鼻祖。 仲仁的墨梅深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继而也有弟子发扬光大。《松斋梅谱》云:“师年衰,传其学者六七人,独补之精通妙理。”

杨补之字无咎号逃禅老人,清江人今江西是北宋仲仁后的南京画梅宗师。他师承仲仁的墨梅画法同时又有所创新。元代的张雨题杨补之《墨梅》诗云:“谁知玉匣双钩法,解作冰花铁线圈。”杨补之开始运用圈法画梅花,一改仲仁的落墨点来画梅花的花瓣。

画史上称之为“变黑为白”,即丰富了墨梅的表现技法,又将梅花的洁白胜雪的天然美态表现了出来。杨补之运用双勾类似铁线质感的线勾花瓣,瓣似椭圆以五或四圈为一组再点花蕊。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貌。如“墨竹”有双勾法一样,墨梅也发展出了双勾法。

刘克庄描述所见杨补之“其枝干苍老如铁石,其葩花芳敷如玉雪。”将水墨点瓣变为白描线圈,这种变化可见文人们是接受并给与赞许的。在元代更是推崇至极,并给予华光后一人的地位评价。可是在其生活的宋高宗时期不得高宗赏识。

在元代孙存吾所辑的《皇元风雅》一书中记载了这则趣事:杨氏作梅“自负清瘦”,曾向高宗呈现此画被高宗讽刺为“村梅”,之后杨补之干脆在画上署上“奉敕村梅”。可见当时宫廷画院画家们所绘的“宫梅”更得皇家的喜爱。其实这样的评价归根还是院体画是时代的主流,是徐黄二体之争也是朝野之争,更是是丹青与水墨之争。

这种不同的审美趣味,体现了墨梅一派画家对自我表现语言的执着追求。这一现象表明杨补之一派的“墨梅”画路在南宋初期,尚未得到宫廷的认可,虽然“墨花”开始在文人中流行,但是还未形成主流画风,这种疏淡野逸的风格要直到元代地位才逐渐上升。杨补之的墨梅虽传承仲仁,但是他们在绘画观念上是有所区别的。

从绘画观念的转变我们能看出墨梅一派的演变方向。元人善墨梅者甚多,如元吴瓘的《梅竹图》、王冕的《墨梅图》等都是传世的精品之作。元末的王冕向来被认为是人品与画品都十分杰出的画家,因此备受文人们推崇。王冕的梅花是与仲仁、杨补之一脉相承的,王冕继承了杨补之的画梅方法,但是又有所变化创新。

他变枝干的枯笔为润笔,在意境上变“赏心悦目三两枝”为“千丛万簇”,而不失“梅”的孤傲与清冷。这正是王冕墨梅艺术的独特之处。明清之后的墨梅名家多是继承了王冕的墨梅画风。在上海博物馆藏的王冕的《墨梅图》轴中,梅花密密麻麻从右上向左下如雨倾泻而下,梅花密而不乱。

梅枝湿润一改杨补之的枯笔法。画面之下满了诗词,整幅给人密不透风之感,只见那点、线、面、布满整纸。花瓣运用杨补之的双勾法,但在勾勒时更显随意,书法用笔痕迹更为明显。此幅《墨梅图》与倪瓒的墨竹所呈现出的气息甚是相似,逸笔挥写的潇洒气息直扑眼前,诗文并茂形成了元代墨梅的典型风格。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王冕另一幅《南枝早春图》,王冕选择了另一种画法表现梅花。运用淡墨点染花瓣,浓墨点花萼作衬托,重墨润笔写枝干。墨分五彩在一幅墨梅小品中展现得惟妙惟肖。用此法所绘的“梅”更显浑厚、苍润。

王冕画有《梅谱》传世。著文分 13 节叙述,总体是继承《华光梅谱》的精神要领,但王冕提出了画家本身对主观作用的关键阐述,说明了喜怒哀乐的心情变化能改变梅花的形态。全书著有技法要领和画梅的思想精神,是文人士大夫画梅的基础理论。王冕借梅花之风骨比喻自身的高洁傲骨,这种符号性的发展加强了其象征意义。

二、“墨兰”的流行

随着墨竹、墨梅的盛行,“墨兰”画家群体远远比不上“墨竹”声势浩大。以郑思肖为代表的“墨兰”给元代的水墨花鸟带来一股如兰般的清香之气。因此谈起元代便是“梅竹风行”。作为君子画之一“墨兰”的形成,从南宋开始进入元代之后受到文人画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质的飞越。

从此“墨兰”进入了与墨梅、墨竹并列的君子画科之中。“墨兰”在宋入元之时,不像墨竹、墨梅形成及演变表现的明显。是因为画兰者自古有之,大多也用水墨表现并且兰草多出现在山水、人物等作品中。自元开始画兰便改称为“写兰”。

最早的画兰见于《贞观公私画史》所载,晋明帝司马绍画有《息徒兰圃图》,按照当时的画风应是设色之作。后世论兰的源流如《芥子园画传》记载:“兰菊盛于赵吴兴,然不始于吴兴而始于殷仲容。”但画兰之兴应始于宋。据《云烟过眼录》记载苏轼画有《兰竹苍崖图》,至南宋末年文人寄兴多好画兰,尤以赵孟坚为工。

“墨兰”用墨一笔成形之法实则是受文同“墨竹”启发而生。南宋末年赵孟坚善墨花其中不乏墨兰之作。这是墨竹、墨梅画风和画法的发展,使水墨花卉在南宋形成了一股潮流。赵孟坚的水墨花卉实践却是意义非凡,他将两宋以来的水墨花卉实践推向了一个 *** ,他用实践拓展了水墨在花鸟领域的表现范围,如他的《墨兰图》。

他的文人画花卉样式直接启发了元初水墨花卉的探索实践。水墨花卉的样式出现,得到了文人士大夫鉴赏家们的普遍喜爱,这种一反宫廷院体花鸟画的艳丽之风,受到了崇尚老庄思想的文人们推崇。

元初郑思肖善画墨兰,他的“兰”在南宋赵孟坚等人的基础上朝着更写意的方向发展。他用笔更加简练,下笔直写兰草形态,其绘画达到常人不可及的高度。

郑思肖(1241——1318 年),字忆翁号所南,又号一是居士自称三外野人,福建连江人。元朝统一后隐居吴中,一直是“耿耿存孤忠”的隐逸文人。郑思肖从此坐卧不向北,乃用其字其号意在不忘宋,善墨兰墨竹著有《心史》、《所南诗集》传世。在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的《墨兰图》是其代表作之一。

画面极其舒朗两片长叶张开,五笔短叶一朵兰花,寥寥几笔便得兰花之神韵。用笔湿润富有弹性,兰叶的轻盈飘逸表现得出神入化。这样的用笔,若不是高深的书法作为底子是不能一笔成形得其神韵的。右下角的题诗“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这题词体现了郑思肖对宋的怀念对亡国的伤痛。

满怀抱负隐居山林,可见文人的风骨如兰草一般,身居幽谷也不愿在乱世争风。郑思肖所描绘的“兰”正如他自己,这兰草每株都有性格气质所在,这就是元代文人笔下的兰。他还喜欢画露根兰还表示“土为番人夺去。”但是至今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没有看到“露根兰”的作品也许是已经失传。

郑思肖的墨兰表现的是种坚贞不渝的文人品格精神气节。在赵孟相关作品中也有墨兰、竹石幽兰等题材,还有僧人明雪窗善“墨兰”。美国克利夫兰艺术馆藏《兰竹图》为代表作之一。明雪窗著有《兰谱》,据说日本有传我们看到的,是《至正直记》卷二郎玄隐叙述大概。虽 200字左右却不乏画兰的经验系统总结。

其中对关键的兰叶用笔交代最仔细:“起笔稍重,中用轻,末用重,结笔稍轻,则叶反侧斜正如生。有三过笔,有四过笔。”并强调抓叶势和花取笔势之便。叶势忌似鸡笼、忌似井字、忌向背不分。

兰花概括出大小驴耳、判官头、平沙落燕、大翘楚、小翘楚诸形。这些总结对后世画兰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明清画兰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总结

元代的文化大融合,来自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发展。在这期间相互碰撞形成了由工到写、由丹青到水墨、由“无我”到“有我”、由“写形”到“写意”的全方位转变。“墨梅”与“墨兰”绘画理念的形成,是超乎自然景象的更多的是喻意的表现,象征着文人们的高尚情操和君子般的友情。

体现了元末画家们的绘画思想,无处不透着对生命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映射。表现了这个时代文人士大夫们傲骨铮铮,坚贞不渝的高大形象,透过他们的作品品味那个时代文人的意志。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