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时对疾病的称呼

古代小病称作“疾”,大病称作“病”。一般跟人说“鄙人有疾”。君王则称作“寡人有疾”。疾(拼音:jí)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人腋下中箭的样子。本义当为伤病、外伤,疾病应是其引申义。由于“疾”字中含有“矢”,“矢”离弦后给人以迅速、急速的感觉,所以“疾”引申出“快”、“急速”的意思。

古代怎么称呼病人?

古语有这样说病人的:抱恙之人,患疾之人等等。  

恙 作“病”解 抱恙,即为“抱病”,欠安之意。 形容他人带病,可称“贵体抱的意思恙”,自称可谦称“贱体抱恙”。身体抱恙指的是身体不舒服,它是一个通用词语,可以用于任何场合,其中抱恙是一个汉语词语,它的读音是bào yàng,出自于明代唐顺之的《咨总督都御史胡》。

患疾解释为疾病,身体不舒适。

病重的别称?

“死”和“病”都是人们所忌讳的,所以,我们在称述时,往往不能直截了当,而应当选用委婉的词语来表达。同时,还要注意称述别人用敬称,称述自己用谦称。

一.称别人

不豫:旧指天子有病的讳称。泛称尊长有疾。(不能写作“不预”、“不虞”)

违豫:帝王有病。

负兹:诸侯患病之称。泛指官员生病。

欠安:也作欠佳、不佳,指人身体不适,或生病。

清恙:也作贵恙、大恙,称人疾病的敬语。

犬马:古代大夫生病。

违和:身体失去调和而不舒适,多用作称人生病。

二.称自己

采薪之疾:也作采薪之忧、负薪之忧,简称采薪、负薪,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谦辞。

负子:诸侯有病的自谦之词。

犬马之疾:简称犬马,谦称自己的疾病。

贱恙:自称有病的谦辞。

三.通称

暗疾:本指隐于体内不易发觉或治疗的疾病。通常指隐疾。羞于明言的病。

流感在古代怎么称呼?

中国古代没有与现代一致的“流感”概念,但是有“传染、流行”的概念,也有外来病邪导致的“外感病”的概念。也有伤寒、温病、温疫等。一般提到“瘟”或“疫”就说明疾病有明显的流行性、传染性。直到南宋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论》“感冒”才作为病名出现,有“忽尔感冒”“易为感冒”等说法,从用法来看,是动词转化为名词,原来的意思是从“感受触冒”外邪而来。

我所看到的,中医书籍中明确和流感联系的,当是1918-1919年的从西班牙传播开的大流感,中国也受到波及,东南沿海一带从秋季开始流行,因此当时的中医称之为“秋瘟”,也印行了不少治疗和预防的书籍,采用的都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古代医院叫什么?

有的叫医馆,医舍,医坊。古代不同时间时期,称呼略有差异,其设立的初衷也有些许区别。例如唐代的病坊,主要用于社会救治,收容乞儿。

更早追溯,与医院性质相近的医疗机构出现在周朝,而且唐代以前这种机构大部分是由官府设置,后期出现私人医馆。

胃病的古代叫法?

心口痛——俗称。因胃痛最常见的部位是在上腹部,临近心窝处 胃心痛——古称。如《灵枢·厥病篇》:“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心腹痛——《景岳全书》

心胃痛——《寿世保元》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里就有五脏六腑的概念,胃在中医里属六腑之一,所以,古代的胃疾与现代的胃病含义差不多,胃疾,也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跟现代社会说胃病的意思差不多,包含现在中医里胃痛,反酸,痞满,吐酸,嘈杂,呕吐等相关疾病。

相思病在古代叫什么?

自古以来,国人中就有一种病,称之为“相思病”,也有叫它“风月病”或“花痴病”的。

所谓“相思病”,其实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医学名称,它只是大众用来描述此类疾病的一个“俗称”,因而,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典籍上,是查不到“相思病”的。

但此名虽为俗称,却也抓住了这个病的“病根儿”:由男女相思而致病。所以,坊间翁媪皆知,此病病因为何,是何症状,以及“心病该用心法医”的治疗原则。由此可见,从前时候,“相思病”是属于常见病的范畴。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