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代的县令,知县和县长三者有何区别?

三者均为负责管理县的长官,因朝代或辖区人口多寡而有县令、知县和县长等不同称呼。

秦汉时,若县拥有万户以上的人口,负责管理县的长官就称“县令”,不满万户者则称为“县长”。“知县”这一称呼最早起源于唐朝,“知”有主持、管理之意。

唐朝时县设令,如县暂无县令,就由县内辅佐的官员代理管理县的事务,称为“知县事”,“知县”就是“知县事”的简称。宋初,同时存在知县和县令的官衔。

统治者为了提升吏治,重建县令威望,开始派遣朝廷的官员到各个县去主持县务为“知县事”仍然是临时委任的官职,非县的正式长官;边远地区的小县则一般选人担任,称为“县令”。

到宋朝末年,县令被废除,直接设置了“知县”。

到明朝以后,“知县”便成了县级首长的正式专有名词。

古代县令去别人府上该怎么自称?

南北朝时期论,下级对上级自称“下官”。上级呼下级为“卿”。国吏对国主(王、公、侯等)有一个历史时期(南朝刘宋孝武帝以前,北朝时间点不很清楚)是称臣的。

另外北魏官制中有“大人”——代国时期的各部大人;北魏前期的南北部大人、外朝大人等。称呼这些人为“大人”,是以官称为敬称,类似称“中书”“仆射”等等,而非如后世凡官员一概称“大人”的尊称形式。

古时对于清官还有什么称呼?

1.一钱太守

后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操守廉政,深得民心,离任时,当地老人拿了一百钱为他送行,刘宠不肯收,后因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一钱做为纪念。于是,“一钱太守”的美称就传开了。

2.二不公

明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登门相求,范均一一谢绝,并在府门上书六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从此,他被人称为“二不公”。

3.三汤道台

清汤斌,曾任岭北道台,三年为政,每日三餐以豆腐汤作肴,百姓因此送他“三汤道台”美称。

4.四知先生

后汉杨震,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曾是杨震举荐的门生。王密以十两金赠杨震,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严厉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携金而还。此事传开后,大家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5.五代清郎

袁聿修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为官50年,始终以清贫为本,连一升酒的薄礼也不受,于是人们皆呼袁聿修是“五代清郎”。

6.风月尚书

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徐勉正色道:“今夕止(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7.苦行老僧

清代古田县人陈滨,居官清廉,政绩显著。他常对人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当官20余载,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缺路费。在衙门里,他吃的是瓜果素菜,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康熙皇帝称他为“苦行老僧”。

8.半鸭知县/于青菜/天下第一廉吏

以立檄拒礼而闻名的于成龙任合州知州时,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9.悬鱼太守

东汉大臣羊续,司隶校尉羊侵之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 *** 、以权谋私。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10.悬丝尚书/璞玉浑金

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著名清官。陈郡人袁毅,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领导在古代称呼?

领导在古代称呼:

古代对领导的称谓名目繁多,从朝廷开始有皇帝、陛下,往下有丞相、太尉,朝廷六部的领导称尚书、侍郎,地方大员唐朝称节度使,清朝称巡府,小到地方官称为知县大人、里长、亭长等,

帮派对领导的称之为帮主、寨主,衙役称之为头。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