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是什么?

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到青蒿素,并研发出青蒿素制剂,成功治疗了疟疾患者,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天然的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疟作用,对疟原虫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被誉为“新一代抗疟药物”。

青蒿素是屠呦呦发明的,1972年8月,屠呦呦带队在海南岛开展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的临床疗效试验。期间,倪慕云设计了色谱柱分离的前处理,使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性部分的抗疟作用再次得到提高。

屠呦呦团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验来提取青蒿素。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辛历程是怎么样的?

1、1971年10月,屠呦呦领导的小组终于从青蒿中提取出一种中性且无毒的物质,该物质对两种疟疾寄生虫感染的小鼠和猴子展现出了100%的疗效。 1972年,研究小组确定了这种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它是一种分子量为282道尔顿的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具有两个熔点范围在56–157°C之间。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辛历程:研究了超过2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想要有重大发现谈何容易。终于在1971年10月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

3、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是:1971年5月21日~6月1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后,北京中药所重新组织了研究小组,屠呦呦仍任组长,与组员钟裕蓉继续提取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试验。

4、屠呦呦等自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后即着手进行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是一个具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也是一个与过去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

5、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经历是非常曲折的,因为在这中间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过程也非常的艰难。疟疾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疾病,但是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之前是没有什么有效的方式能够快速的治疗疟疾的。

6、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