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对长辈、同辈、晚辈之间的各种称呼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古代的父亲有哪几种称呼?

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语有言“父母者,人之本也”,父子之伦是人伦之根本。我们今天称呼父母习惯用“爸爸”“妈妈”,那么古代人们又经常用什么称呼代指父母呢?“夫子’’一词在古代是对年长男性的尊称,有时子女也可以用它来称父亲,比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齐国权臣崔抒 想传位于后妻所生儿子,其前妻所生两个儿子与家臣庆封谋划 夺位时抱怨说:“夫子之身,亦子所知也,唯无咎与偃是从,父兄 莫得进矣。

大恐害夫子,敢以告。”这里的“夫子”就是崔抒。不 久庆舍(庆封之子)之女卢蒲姜又与其夫卢蒲癸谋划杀掉庆舍, 卢蒲姜说:“夫子愎,莫之止,将不出。我请止之。”之后,正是由 于卢蒲姜了解父亲庆舍的脾气,终于配合自己丈夫杀掉了自己 的父亲,其口中的“夫子”正是指庆舍。

又《左传。昭公四年》,鲁 国叔孙豹病重,其逆子竖牛借口 “夫子疾病,不欲见人”而把送给 父亲的食物搁置不进导致叔孙豹饿死。由上可见,春秋时期人 们一般把自己的父亲也叫“夫子”。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把父亲接到长安做了太上皇,一次刘 邦向父亲敬酒说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 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这里刘邦就自称为“臣”,称其父 亲为“大人”。又霍去病第一次见到他的父亲霍中孺时,下跪说 道:“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