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风的古代雅称是什么?

古代风的雅称有:和风、熏风、金风、朔风、浮猋(biāo)等。古代人会根据风的特点和个人的感受赋予风不同的称谓,比如:因为春天的风可以给人和煦、温柔的感觉,所以叫和风.

?和风、熏风、金风、朔风分别对应着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

浮猋是疾风的意思,出自《汉书·息夫躬传》:“鹰隼横厉,鸾俳佪兮!矰若浮猋,动则机兮!”

此外,还有柔风、凄风、厉风、风丝、寒商、金吹、金脉等。

古代关于雪大小的称呼?

雪在古代的称呼有银粟、寒英、寒酥、凝雨和琼芳等,具体介绍如下:

1、银粟:比喻雪花,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雪冻未解散策郡圃》中的“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意思是满天遍地都是雪,肆意走过,银粟音不断。

2、寒英:指雪花,出自宋朝范仲淹的诗《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中的“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意思是今日回想起来,昨天凛冽的寒风中夹杂着雪花,而且仿佛带着几分英气。

3、寒酥:喻指雪花。出自明朝徐渭的诗《梨花》诗之三中的“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意思是天寒静谧,天空中飘着零零星星的雪花,触及便消失不见了。

4、凝雨:指雪。南朝梁沉约 的《雪赞》中有写到“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意思是雪花像是雨水在天空中的凝结,凄美而且飘零。 5、琼芳:比喻雪花。 唐朝李贺的《十二月乐辞·十一月》诗中有写道“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意思是花开花落都将归于尘埃,雪花却不然,天空坠落的雪花层层叠加最终可再得到琼芳。

古代季节的雅称?

古代对季节的雅称有很多,根据节气农事等对节气进行称呼, 也有24节气的歌,对四季的称呼就非常的雅致。比如说对春天的雅称就有三春,九春,青春,芳春,清扬,杨婕,淑婕,韵婕等等春填的美称。

夏天的雅称就有三夏,九夏,昊天,长夏等等,对秋天的美称就有,三秋,九秋,素洁,

古文中的四季对应哪些风?

首先按照方位来排列:春天的是东风、夏天的是南风、秋天的是西风,冬天的是北风。

在古诗词当中不乏这样的称呼:

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代: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代:朱熹

意思是,春天像是一个旧相识,它的到来,带来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

夏天: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白居易《观刈麦》

夜晚感受到温暖的南风吹来,小麦都已经成熟了,金黄一片。

秋天: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蒋捷的这首词,写的是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雨的感悟。

而这句写的是人到中年的时候,一个深秋时节的雨天,他在异地他乡,坐在船上,看到离群的大雁在秋风当中哀鸣。

日出时分湖河口湖,人们捕鱼

冬天: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这首诗里的第一句,描绘的就是寒风凛冽、草木枯萎,在边塞,八月份就开始下雪了!

除了按照方位排列,四季的风还有更诗意的名字。

春天的叫和风,因为春天的风很温柔,它催开了百花,吹绿了嫩芽。

和风暖日西郊路。游人又踏青山去。——宋代:程垓《菩萨蛮·和风暖日西郊路》

和风暖日西郊路。游人又踏青山去。——宋代:程垓《菩萨蛮·和风暖日西郊路》

春天就是郊游踏青的时节,天上刮着暖暖的春风,太阳很温柔,游人们就着春光,去山里踏青了。

宋代的赵长卿也写过在春日里暖风吹拂,人懒洋洋地在楼上晒着太阳。

和风暖日小层楼。人闲春事幽。——《阮郎归》

夏天的风叫暖风,又叫熏风。

熏这个字很有意思,夏天的温度高,地表都像是一个蒸笼,所以风也叫熏风,就是一团热气腾腾的风笼罩着你的感觉。

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不仅告诉我们夏天的风是从南吹来的,而且,还告诉我们风的温度。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林升《题林安邸》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林升《题林安邸》

南宋诗人林升的这首诗很有名了,以至于我们夏日出去旅游的时候,乐不思蜀,都会吟诵起来。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金黄的庄稼、金黄的落叶,金色的银杏叶,而且,按照五行排列,秋属金。所以,秋天的风又叫金风。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宋代:晏殊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宋代:晏殊 《清平乐》

秋天的风微微吹拂,梧桐树的叶子却随着风一片片坠落了。(这不是因为风大,而是因为季节到了)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宋代:柳永《倾杯·金风淡荡》

金风淡荡,渐秋光老、清宵永。——宋代:柳永《倾杯·金风淡荡》

秋天的风淡淡地吹着,渐渐地就进入了深秋季节,夜也越来越长。

到了冬天,会刮北风,不是说冬天的风就是朔风(因为有时也刮西北风)但北风就会叫朔风。朔,就是北的意思。但也只有冬天才会刮北风。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代:崔道融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唐代:崔道融

随着《甄嬛传》的热播,这首甄嬛在雪地折梅花时所念的诗也脍炙人口了。这是唐代崔道融的《梅花》

这句的意思是:北风啊,如果你能理解我爱花的心思,那么就请你别轻易地摧残它吧。

冬末的雅称有哪些?

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白雪皑皑。

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甚多,诗人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者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你知道这些独特的雅称吗?

三冬:

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并将三个月份合称“三冬”,用以代指冬季。

如唐代诗人杜甫《遣兴五首之二》诗中即有“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这样的句子。

九冬:

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如南朝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中有句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严冬:

“严”有“程度深”之义,故“严冬”也就成了极其寒冷的冬天的又一代称。

如唐代僧贯休《塞下曲》中的“严冬大河枯,嫖姚去深击。”

清冬:

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

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一诗中的“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玄冬:

“玄”为黑色,古代以四方为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天又别称“玄冬”。

如:东晋张望《贫士诗》诗中的“炎夏无完,玄冬无暖褐。”

穷冬:

“穷”,尽也。冬季为一年之中最后一个季节,故有“穷冬”之别称。

如:唐代黄滔《送友人游边》诗中的“关河初落日,霜雪下穷冬。”

穷阴: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了,故称。

如白居易在《岁晚旅望》诗中就有“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这样的诗句。

北陆:

《隋书·志第十五·天文中·七曜》载:“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北陆谓之冬。”

北陆本指太阳冬季所在的方位,后来被人们用来代称冬天。如西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二中的“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沉”。

玄英:

《尔雅·释天》云:“冬为玄英。”后人因用之代称冬天。

如唐代魏征《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玄序:

玄,冬之色,序,季节。用“玄序”称冬季者。

如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制》诗:“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严节:

如梁任石《赠徐征君》诗中的“何以表相思,贞松擅严节”。

冰雪别称?

1、玉龙

宋人张元有《雪》诗:

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

意思是说:这漫天的飞雪啊,就像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在空中飘摇飞舞。气势豪迈,将雪花纷纷扬扬、弥漫天地之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琼花

琼花是一种洁白的花儿,因为雪花之洁白无暇,遂有了“琼花”的雅称。

比如元代诗人吴澄的《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

腊转鸿钧岁已残,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腊月到了,一年也快完了,寒冷的东风将水剪成片片雪花。大雪纷纷,一个“剩添”,一个“压倒”,一是“千汪水”,一是“万里山”,气势何等磅礴壮大。雪压松枝,似银凤飞舞;落在云松上,如盘旋玉龙。不知是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

3、六出

因为雪花呈六角形状,于是又有了“六花”、“六出”的别称。唐代诗人高骈有一首《对雪》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将窗外的芊芊青竹变作洁白的琼枝。诗人于是想到,如果在此时登上高楼,观望四野苍茫,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歧路都将会被冰雪覆盖,人间将会是一片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在这里,雪以其苍茫与无暇,遮掩住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堪,让人的心胸间蓦然变得显豁明亮起来。

寒门的意思?

寒门,指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

庶族亦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魏晋之后由于出现了科举考试,士族衰落,寒门泛指家境贫寒的家庭。

解释

1.古代传说中北方极寒冷的地方。

2.即谷口。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

3.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后引申为贫民阶层,家境贫寒的家庭。

4. 谦称自己的家。

5.江西广昌县方言。在江西省广昌县方言有特殊的地位。常在“寒门”二字后加一个“崽”,称“寒门崽”。寒门,在广昌人交流中本意是说对方笨,或说愚蠢。但略带诙谐意,常被亲昵的人称呼,则意为“小傻瓜”等。

出处

《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寒门。”王逸注:“寒门,北极之门也。”《淮南子·墬形训》:“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高诱注:“积寒所在,故曰寒门。”

《史记·孝武本纪》:“所谓寒门者,谷口也。”《汉书·郊祀志上》:“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颜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治谷是也。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

《三国志·吴志·周泰传》“﹝孙权﹞遣使者授以御盖”裴松之注引 晋虞溥《江表传》:“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粲粲贞女,孤生寒门。”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是以不考实行,专采虚望,末流所届,乃至寒门贵族,划若鸿沟。”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贤壻既非姓白,为何假称舍侄,光降寒门?”《西游记》第二十回:“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哪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欧阳予倩《人面桃花》第三场:“博陵崔护是何人?不该题句到寒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