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愿岁并谢与君长兮是什么意思?

出自屈原的《橘颂》。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艾草的味道像什么?

艾蒿和薄荷、菖蒲一样,弥漫着苦涩的味道,丰富、内敛、灵性,充满着让人心安的意味。

艾蒿有野菊的风姿,一袭青衫裹着清苦的灵魂,把内心的孤寂和深情裹紧。艾蒿如羞怯的村姑,静静地居于一隅,细细低语心事。水墨氤氲,艾蒿总在不经意间齐嘟嘟地蹿上来,叶片碧绿脆嫩,阳面涂短柔毛,背披蛛丝状绒毛,身材颀长,袅袅婷婷。茎叶似菊,像是挂了一层薄霜。艾蒿,风神俊朗,绿得容颜苍桑,忘了开花结籽,笑对红尘往事。

常常见到柳条般俊逸的村妇拎起雪亮的镰刀,不疾不缓地从墙头地角割回一大抱艾蒿。采艾的情形,颇有“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的风韵。青艾浓浓的清香,夹带着淡淡的苦涩,掺和着清嫩水草的腥气,扑人衣袂,二胡曲一样绵软、凄婉。

采回艾蒿,插在门楣上,能驱鬼避邪。家家门楣、窗框都插上用菖蒲做的剑,用艾蒿做的旗。几束苦艾和菖蒲插在盛有清水的瓶子里,作案头清供,小屋里便弥漫着浓浓的田园诗情,心似艾叶般纯净悠远。

祖母常煮艾汁和黏面,蒸制粘糕,再佐以喷香的黄豆面,擀成薄薄的饼,卷起来,蘸糖汁,嚼起来,朵颐生香。艾饼香在小巷里萦纡不散,浸染了我们的童年时光。艾蒿煮鸡蛋是我们的挚爱,平淡的日子便也风生水起。

晚风清凉,流水潺潺,梨树下摆张木桌,一盘青蛳,青团艾饼,青梅蚕豆,春水河鲜,周遭莺歌燕舞,青石板巷,浅饮慢酌,江南水乡的春意满盈而出,唤起绵绵乡愁,让人拥有“布衣暖,菜根香”的淡定与满足。

青团,青青的食物,艾蒿染成。把艾草洗净焯水,捣成汁与糯米粉和在一起,揉成面团,入豆沙馅,包成圆溜溜的青团。蒸熟的青团,犹如一块块翠玉,玲珑剔透,幽幽地射出翡翠般的亮光。绿得明艳纯净,像采集了天地之光的幽邃之绿。围桌啃嚼,清香满嘴,让味蕾盛开,让幸福肆意蔓延。木格窗外竹叶飒飒,楝花轻飏,柳笛清远,一派田园生活的清苍疏旷。

旧时乡村女人生养时都喝艾汤。艾叶具有温气散寒、生暖止血的功效。真想不到艾蒿与女人之间竟是如此的血脉相通。母亲也喜欢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乡间幼童害了疮疖,多用艾蒿和菖蒲捣烂,取其汁,擦拭全身,数日,身上便结疤了。艾蒿的清香与红糖酥甜的搭配一次次瓦解病痛的袭击,留给我刻骨铭心的乡村记忆。凄迷黄昏里,村妇们总会到陌上割艾。颀长肥硕的青艾在闪亮的镰刀下温驯地躺在脚边,含情脉脉,欲言又止。残阳濡染,村妇身姿窈窕,挎篮背篓,剪影如一幅凝重的油画。将艾草去掉梗,挂在草垛上晒干,做成枕头芯。睡着松软的枕头,闻着浓浓的艾香,可以明目提神、咀嚼苦涩,从此艾蒿和温暖关联。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艾蒿微苦却沁人心脾,草本清新的香味,让人回味乡愁的味道,让人抵达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艾蒿是一种善良而凄苦的植物,凝聚了乡村所有的清贫和苍凉。艾香醇厚,乡愁浸泡其中。艾蒿把乡村里潜藏的隐忍和坚韧化作浓烈的香味,就像水边丽人正在你耳边喁喁低语,令人心里一片波光旖旎。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