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书法中间架结构规律?

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

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

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

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

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

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

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

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

左三包围:区、医、巨、臣。

下三包围:画、凶、幽、函。

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

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8、章法排列规律:

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楷书间架结构万能公式?

楷书的间架结构万能公式,我认为只有一种就是十方拱心。也可以称为,中宫收紧。写汉字一般都从九宫格学起,九宫格的中心格,是聚集点画的视觉中心,因此,楷书写的间架结构要尊循这一原则。这样写出的字就不会散掉,而且给人一种稳的感觉。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口诀20法?

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3、横长竖短。

4、横短竖长。

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1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28法间架结构口诀?

书法间架结构28法

书法间架结构28法,对学习书法到一定程度的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特比是生僻字如何摆好架子起到穿针引线的指导作用,希望这篇书法间架结构28法能够认真阅读,细心揣摩,把字写得更美观。

第1法 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 通变顾盼 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 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 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 中直偏右 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 底竖斜位 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 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

第8法 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 上收下展 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 上展下收 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 上正下斜 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第12法 上斜下正 凡上下结体之字,上斜下正者居多。上以斜势而呼于下,下以收缩而呈于让。顾盼相应,神气贯连。飘然飞动中求其肃穆,稳重古朴中存于风神。禀阴阳于动静,体物象而成形。

第13法 下方迎就 凡上有撇捺开张、宽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则为抱紧,下坠必为脱节。上移者,钩环盘纡,紧密而势出;下坠者,中宫散涣,软弱而缓滞。

第14法 左收右放 凡左右结体者,以左收右放者居多。一独体字,如置于左部,其形必变,以收敛而逊于右,“林”、“双”、“晶”即是。

第15法 左斜右正 凡左右结构者,以左斜右正者居多,左斜为呼,右正为应,有呼无应,字势必殇,有应无呼,无源之水,均不能立。呼者以斜而取势,应者以平而安神。呈左动而右稳,书呼疾而应迟。

第16法 对等平分 陈绎曾《翰林要诀》论书云:“对者宜等,间者宜半。”凡左右结构字,有避让迎就者,也有对等平分者。对等平分,是为高低对等、宽窄平分,不可一方过高、一方过小。虽有呼应,但各占一半,以求平实。

第17法 左右对称 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应平稳对称,其高、低、长、短应识字形而定。撇笔未出,先思捺笔位置;捺笔轻重,当依撇笔长短。顾盼呼应,笔意相连。若撇捺不对称,必重心不稳,其势必危。

第18法主笔脊柱 字中必有一笔是主,余笔是宾,主不立,宾不随,主不稳,宾不靠。主笔担其脊梁,树其重心;宾笔附其血肉,辅其装饰。主宾相顾,四面停匀。右军云:“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然主笔者,不可长有余而失于短,强逾弩而乏于韧。

第19法 中宫收紧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画,有在虚向,必审于字之精神所注……”中宫者,核心也,中宫收紧,余笔外拓,以字中为核心,分领纵展,神韵必生。

第20法 收缩纵展 此为常用之法,学书凡不可悖。收缩为其纵展,纵展反为收缩。一展一收,神采飞动,不展不收,缓弱呆板。包世臣曰:字体收展“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直挚,痛痒相关。”但又不可肆意挥就,全无法度,以少知而炫奇,以意足而不顾颠错。

第21法 牵丝粘连 使转粘连,字之精神挽结所在,而行、草者尤甚。清蒋和《书法正宗》云:“字无一笔可以不用力,无一法可以不用力,即牵丝使转亦皆有力,力注笔尖而以和平出之,如善舞竿者,神注竿头,善用枪者,力在枪尖也。”笔画是筋骨,牵丝为血脉,真行虽别,法度同一。

第22法 斜抱穿插 两部合一最忌远离,远则疏,离则散,尤两部斜势穿插者为甚。形虽斜而体势不倒,貌虽偏而重心不移。双肩合抱,互带穿插,鳞羽错落,呼应曲直。斜势中应有一番韵律,合抱中更具几分精神。

第23法 大小独具 一幅书作中,无论楷、草、篆、隶,其字必有大小,笔画多者字身宜大,笔画小者字身宜小。大字不可令小,小字亦不可令大,应自然天成,各臻其妙。

第24法 联撇参差 一字多撇者,最忌排牙之状、车轨之形。应发笔不同,指向不一,或纵或收,或轻或重。鳞羽参差,错落有致。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云:“一字之中,亦有重(chong)笔,不可不变。”书贵变不离其本,字尚新不悖其源。

第25法 三部呼应 凡三部者,应朝揖顾盼,避就相迎。如只书一部,绝不可成其独字。行书急就,也不可杂乱无章。

第26法 钩趯匕刃 包世臣曰:“钩为趯者,如人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未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楷法中,钩身不宜长,犹如匕刃。古人云:“趯峻而势生。”

第27法 围而不堵 围而不堵、守不宜困为“口”之常法。凡书大“口”,均不可堵塞过于严紧,过于严紧使人有呆板、滞闷之感,行书尤甚,古人有“兴致不弘曰速”之说。

第28法 笔画增减 古人多有精妙之法于异写、帖写中,笔画增减意在求美,但沿习相传已有公认,今不可乱造,亦不可类推。元陈绎曾云:“太繁者减除之,太疏者补续之,必古人有样,乃可用耳。”

王羲之写字技法揭秘《笔势论十二章》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系王羲之所作,被认为是王羲之对写字技法的揭秘的书论名篇,其从用笔而方,论及藏锋、侧笔、结笔、翻笔、起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从结体而言,合体字,则有“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若大小,则“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从布白而言,则论“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等等。和此前的传世书学理论比较,显然王羲之书论中的技法内容更为广泛而系统,是书法人练习书法的最好技法指导理论。

楷书间架结构口诀?

1、坐姿端正握好笔(肩平背直,离桌一拳远,头略低)

2、眼观六路善运气(上下左右中超前)

3、提按顿挫习功底(学会横竖撇捺点勾提)

4、间架结构数第一(大小肥瘦适宜,令人舒意)

5、字在格中排整齐(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涨不疏,中间立)

6、 前紧后松不压抑(上紧下松,左紧右松)

注意:1-6句为书法要领

7、横平竖直多练习(正、王、生、共、里、立、京、亭、季、堂、常、案)

8、横多各异二三一(青、喜、吾、要、孝、卓)

9、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横长竖短,横短竖长有奇异(有、布、龙、灰、杀、杂、古、士、而)

10、以点代捺用顿笔(契、矣、奖、英、奂、奕)

11、左撇右竖要有力(州、升、异)

12、两撇勿平行,两捺有变异(彼、侈、衫、反、友、发、食、黍、焚、逢、速、进、远、近、逍、遥、逼、随、返、逃、迢、边、还、迎、逗、迈、辽、这、迷、连、迂、邀、选)

13、繁字要紧密,小字要大气(辙、懈、鹦、瓢、餐、赢、橘、小、刀、力、王)

14、竖多中长悬针笔(市、中、串、事、申、巾)

15、天复地载要牢记(室、学、宫、宗、宝、孟、盍、灵、皇、悬、显)

16、盖下撇捺平衡力(俞、企、命、合、含、全、春、墓、幕、暮、奢、奉)

17、左右平分如人立(朝、朗、韵、韩、颓、颗)

18、左宽右宽分肥细(引、形、副、到、剩、制、何、物、洗、绘、楼、漆)

19、左长右短见高低(和、私、杜、积、弘、红)

20、左小偏上并列齐(唯、堆、唬、晓、峰、谚、林、弱、兢、羽、赫、朋)

21、让左让右错位比(即、勤、都、勘、郭、部、读、绮、端、旗、碎、蜻)

22、上平下齐要留意(既、理、短、野、跟、舒、款、颖、叙、故、鼓)

23、三字合成匀称比(粥、糊、缎、梆、脚、柳、做、凝、激、鸿、鹏、瞅、搬、澎、擞)

24、上宽下宽,上小下大三角立(资、普、紫、泉 、委、总、表、晨、最)

25、中宽构成六边形(景、察、畜、蕾、喜、蕃)

26、两段三停三叠异(留、望、需、雷、梨、禁、竞、意、紧、累、翠、革、晶、众、森)

27、两面包左斜竖笔(句、勾、匈、旬、勿、匀)

28、左上包下,右上包左,右下包部首(原、度、历、压、武、咸、惑、通、建)

29、三面包上、包下、包右要紧密(凶、函、画、同、周、冈、阅、区、匠、匿、幽)

30、四面全包需内移(团、因、园、围、国、固)

7-30句均含字的间架结构技法,要背熟记牢会应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