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北宋太师官称?

官称北宋宰相,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北宋宰相。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太子太保等,封颖国公。

不仅与韩琦、范仲淹等人交好,还举荐了司马光、狄青等人。

嘉佑八年(1063年),庞籍去世,年七十六。追赠司空、侍中,谥号“庄敏”。

历史上真的有庞太师吗?

文学人物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张尧佐”

北宋仁宗年间外戚张尧佐,小心谨慎,十分通晓吏治,熟悉法律,因是外戚而被任用(其侄女为温成皇后,为仁宗所最爱),很快就地位显赫,位极人臣。他才是诸多小说中“庞太师”的原型。而“庞太师”三个字只是个作家编出来的名称代号。

庞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号入座”而已,错只错在小说家们不该让那太师姓“庞”。历史上曾经有包拯多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口水溅了仁宗皇帝一脸,最终使皇帝罢了张尧佐的官。

历史上的包拯和庞太师是什么关系?历史真的存在庞太师吗?

历史上的庞太师却是一位执法如山,清正廉明,善于用人,政绩卓著,颇有贤名的清官,而今却成为“文化人”笔下的奸臣。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 两人只是皇上的臣子,他们的关系就是如此。从庞包两人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等方面来看,包拯根本无法与庞籍相提并论。

庞太师怎么死的?

 这都是文学形象

 在中国古典小说以及评书里,以庞籍为原型创作的人物庞太师的出镜率很高。在《呼家将》里庞太师叫庞文,女儿庞赛花是仁宗的西宫娘娘,跟呼延家过不去,陷害忠良制造了肉丘坟冤案,斩了呼家三百多口。呼延庆三闹京城,庞文与寇准、包公、高家、杨家斗法。

  在《七侠五义》里,“庞太师”名叫庞吉,也是国丈,仍然是奸臣,专和包公领导的开封府及三侠五义为难,而且庞昱、庞虎两个儿子也都是作恶多端。

庞籍(988年—1063年),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后,任黄州司理参军,深得知州夏竦的赞许,认为庞籍极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刑部详复官,群牧判官,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累迁至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等。 庞籍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庞籍后被册封为“颍国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76岁时去世(此时的包拯已于一年前去世了),六月葬于雍邱县(今河南杞县),仁宗赠他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少年包青天庞太师结局?

在少年包青天里并没有交代庞太师的最后结局,在第一部最后的故事“翻龙劫”里并没有人是最后的杀人凶手,因为两位死者秀珠和利小刀都是自杀的,狸猫换太子最后也只是帮李妃申冤成功,皇帝也不可能让位给六子,所以也不会去杀庞太师。

第二部压根就没有庞太师的出现。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