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代帝王墓碑,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古代皇帝的棺材和陵墓特点
  2. 皇帝的陵墓等级和制度
  3. 古代帝王是用什么材质的石头做墓碑的有什么讲究
  4. 古代王侯将相,平民百姓葬坟规格

古代皇帝的棺材和陵墓特点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较小,只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部用天然木材铺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墓室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木椁地宫: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号墓中,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王和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鲁等。商代还流行人殉制度。

大约从殷末周初,在墓上开始出现了封土坟头。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越来越大,形状好似山丘。特别是帝王陵墓的封土,工程大,发展变化明显。下面介绍几种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

第一种“方上”。其做法是在墓穴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的方形平顶,好像方锥体截去了顶部。故日“方上”。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的坟头,望上去好像一座土山,它的形式就是典型的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坟头也多采用方上形式。

第二种“以山为陵”。即利用山丘作为陵墓的坟头,唐代帝王陵采用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唐昭陵就是以九蝬山为陵,凿山建造的。

第三种“宝城宝顶”。即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添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种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形坟头,称之为“宝顶”。在宝城之前,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后妃皆采用了这种以宝城宝顶的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

商代是中国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字形墓”和“中字形墓”。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侯家庄的一座最大的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类似的墓葬在山东益都也有发现,是属于诸侯或方国的首领的。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积近17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340平方米,深度为7米余。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形状虽然类同,但规模则有很大差别。大贵族的墓,面积可达20余平方米,在安阳小屯发现的商王武丁配偶“妇好”的墓即如此。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不足1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面积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字形墓的椁室,平面呈字形或方形。其余各种类型的墓,椁室平面呈长方形。敛尸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椁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椁,有的有棺无椁。尸体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随葬各种青铜器460余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余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

由此可以想见,商代的王陵若不被盗掘,其随葬品应达到更为惊人的程度。

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另有完全供杀殉用的“人牲”。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见)。

在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字形墓的墓室之上,发现了大型的砾石,应是房屋的础石。在安阳小屯的妇好墓和大司空村的两座长方形墓的墓坑上,都发现了用夯土筑成的房基及础石。由此可见,从王陵到一般的贵族墓,有时在地面上建有房屋。它们可能是供祭祀用的,类似后世的所谓“享堂”。

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字形墓。诸侯、贵族的大墓,有的是设有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设有一个墓道的“甲字形墓”。河南省浚县多系中字形墓,其形制与商代的陵墓相似。除上述两种类型的大墓以外,绝大多数的墓仅有长方形的墓室,不设墓道,它们的规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与商代一样,也多在墓底设腰坑。

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和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与鼎配合使用,九鼎配八,七鼎配六,五鼎配四,三鼎配二,亦有明确的规定。这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证明。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

与商代一样,往往在诸侯、贵族墓附近设有“车马坑”(见彩图[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以上述虢国墓地为例,虢太子墓的车马坑埋车10辆、马20匹,两座“五鼎墓”的车马坑各埋车5辆,马10匹。浚县卫侯墓的车马坑,规模最大的埋车12辆、马72匹。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发掘工作证明,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陕西省宝鸡茹家庄西周中期的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的发现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种异穴合葬的制度更为普遍。例如,在山西省长治分水岭的晋、韩墓地中,凡属大、中型的贵族墓,都是两两成对,并列在一起,一葬男性,一葬女性,当为夫妻无疑。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上述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湖北省随州,开凿在丘陵的岩石中,规模甚大,但没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状不规整,是罕见的特例。诸侯、贵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设车马坑。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车马坑以外,还有船坑,坑内埋船。这时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炭以御湿。辉县的魏王墓,则在墓圹内大量屯沙以防盗。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种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在棺椁的周围,以保尸体和随葬品不朽。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贵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椁。随州曾侯乙墓椁室庞大,分隔为4个部分,双重木棺都髹漆施彩绘,十分精致。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例如:曾侯乙墓有编钟一架,共64件,编磬一架,共32件,显示了诸侯行礼作乐的大排场。青铜礼器中,有“升鼎”一组共9件;一组共8件,正符合墓主的国君身份。下层贵族和上层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铜礼器的陶“礼器”随葬。在各地发掘的大量战国小型墓里,随葬品甚少,却都有着一组仿铜的陶器,如鼎、豆、壶之类。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瓮等日用品,而不是礼器,这可能是由于秦受礼制的影响少,有它自己的葬俗。

在关中和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这种横穴式墓和空心砖墓在当时还很不普遍,但它们的出现意味着商周以来的传统墓制发生了变化。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在战国时代,确比商代、西周少见了。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从商、西周以来,墓主的尸体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战国时代,除了南方的楚国以外,黄河流域的秦、韩、魏、赵、燕等国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特别是西方的秦国,屈肢葬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墓中尸体侧身而卧,四肢蜷曲。这可能是受黄河上游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种特殊葬俗的影响。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有些汉墓还使用了所谓“”。

在贵族大墓中,河北省和山东省曲阜可以作为西汉中期新兴的横穴式墓的代表。它们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故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房屋。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这种土洞墓,在汉代以后的各个时期,长期流行。汉代的新的墓制,还表现在中原一带的“空心砖墓”。它只流行于西汉一代,到东汉基本上即已绝迹。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在中原和关中一带开始出现用小型砖建筑的墓,一般称为“砖室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贵族官僚们的砖室墓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布局模仿他们的府第。许多墓里还绘有彩色壁画。

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石室墓,到东汉在某些地区盛极一时。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有的石室墓,也绘有彩色的壁画。东汉时期,四川省境内的砖室墓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种模印着画像的砖,称为“画像砖墓”。在四川各地,东汉及其以后还流行崖墓。

中国古代棺椁并称,都属葬具。西汉中期以后的各种横穴式墓,特别是东汉的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本身就起了椁的作用,可称“砖椁”和“石椁”,而墓室内的葬具则是有棺无椁。西汉前期和中期,夫妻合葬仍然采取“异穴合葬”的形式。西汉中期以后,制度一变,除帝陵以外,一般都是夫妇同墓合葬。横穴式的墓室,为同墓合葬提供了方便。

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随葬生前的实用器。西汉中期以后,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偶像。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在西汉中期的贵族墓中,仍然有用车、马殉葬的,但车和马都埋在墓室和墓道内,而不是在墓的附近另设车马坑。西汉晚期以后,不再用真车、真马殉葬,而是用木制或陶制的车马模型来替代。在南方地区,还有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随葬的。

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因此,在考古发掘中,除个别例外,已经见不到人殉。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至此基本上终止。作为奴婢的替身,木俑和陶俑被多量地放置在统治阶级的墓中。

在地面上,统治阶级的墓已普遍筑有坟丘。在坟丘之前,往往设祭祀用的祠堂。东汉时盛行在墓前建石阙,并置人物和动物的石雕像;还流行在墓地上立石碑,记述墓主人的死亡日期、家族世系及生平事迹。

陕西省临潼的,是中国第1个帝陵。陵园平面成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围墙。坟丘在陵园的南部,平面成方形。陵园的北部设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西汉的帝陵,除文帝的霸陵系“因山为藏”以外,都筑有覆斗式的方形坟丘,其位置在陵园的中央。陵园的平面成正方形,四周筑围墙,每面开一“司马门”,门外立双阙。汉承秦制,在陵园设寝殿。汉代帝后合葬,同茔而不同陵。后陵在帝陵之旁,其规模较帝陵为小。以惠帝时在长陵建原庙为起始,西汉诸陵都在陵园附近建庙。东汉的帝陵,从明帝的显节陵开始,陵园周围不筑墙垣而改用“行马”,并在坟丘之前建石殿以供祭享。从显节陵开始,陵园附近都不再建庙。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但经过汉末的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阶级的厚葬之风不得不有所改变。

自魏晋以降,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石墓已很少见了。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从汉末、魏晋开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设棺床。在长江流域的晋墓中,有时还有灯龛和台桌。这些结构和设施,都是用砖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在黄河流域,砖室墓的墓道甚长,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随着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渐加长。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顶部开天井,直通地面。北朝后期,有些大墓的隧道长达20米,天井有三、四个之多。这是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住宅的模仿。天井愈多,愈显得门多宅深,院落重重。魏晋之际,辽东、河西等边远地区的豪族大姓,沿袭汉代旧制,营建砖石结构的大墓,在墓壁和砖面上施彩画,其题材多与汉墓壁画相似。在中原一带,却很少有在墓内绘壁画的;但到了北魏,壁画又重新流行。长江流域的东晋和南朝,则流行用模印着画像的砖来装饰墓壁。

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区而有差异,有的器物仅见于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总的说来,瓷器的数量激增,长江流域尤其如此。汉代流行的仓、灶、井、磨等陶制模型和家禽、家畜的陶制偶像继续沿用,但往往形体不大,制作粗简。贵族官僚阶级墓中的主要随葬品,是各种陶俑。从两晋以迄南北朝,时代愈晚,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起初是少数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约从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始,又大量增添骑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类,除家内奴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时的仪仗队,它们具有明显的军事性质,反映了当时各地统治者拥有私人的武装部曲。大同北魏前期的司马金龙墓和洛阳北魏后期的元墓中的仪仗俑,竟达数百件之多。北魏后期,在墓门的两侧,还往往有一对形体特别高大的守门卫士俑。在南方地区,除陶俑外还有瓷俑,但用俑随葬的风气不如北方盛。从汉末至魏晋,统治阶级常乘牛车,长期因袭不改。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上述由各种陶俑组成的仪仗行列,便是以牛车为中心的。用陶制的“镇墓兽”随葬,是从西晋开始的。西晋墓中的镇墓兽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状。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于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后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长江流域的东晋、南朝墓,镇墓兽多保持西晋时的形态,缺乏变化。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两晋的墓志,或为石质,或为砖质,形状多为长方形,而洛阳发现的年代较早的西晋墓志则作碑形,可见它是从墓碑演变而来的。到了北魏后期,才流行方形有盖的石质墓志。从此以迄隋唐,乃成定制。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于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龛。有天井7个、壁龛8个,有天井4个、壁龛6个,正三品司刑太常伯李爽墓有天井3个、壁龛2个,天井和壁龛的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隋代流行以土洞为墓室,高级官僚的大墓亦不例外。入唐以后,则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则都有前后两室。从初唐到盛唐,贵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画。一般是墓道前部两壁各绘青龙、白虎,墓室顶部绘日、月、星辰,其他则有鞍马、明驼、牛车、列戟、步骑仪卫、属吏、男女侍者以及乐舞伎等,各绘在墓内的相应部位,其内容和规格视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区别。

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例如:三品官的墓志多为约72厘米见方,一品官如杨思及章怀太子雍王李贤、成王李仁的墓志皆为88厘米见方,永泰公主的墓志最大,为114厘米见方。懿德太子如天子之制,不用墓志而用玉册。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唐墓,有竖穴式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形制简单,规模甚小。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广东省韶关张九龄墓,主室平面呈方形,四壁施彩画,前方甬道两侧还各设一耳室,规模较大,形制与北方地区的砖室墓类似。总的说来,南方地区唐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见。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乾陵的宏大规模,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强大国力。

五代前蜀王建的永陵在四川省成都,南唐李的钦陵和李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都已经发掘。地下的玄宫分前、中、后3室,各室两侧又多设壁龛或耳室,这可能是承袭唐陵的制度。唐陵的地下玄宫虽都未经发掘,但从各方面的情形推测,亦应设有前、中、后3室。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墓主夫妻举行“开芳宴”的场面,有时也有孝子故事图等。在有些北宋末年的墓中,还出现了杂剧雕砖。墓室的后壁,则往往有“妇女掩门”雕砖。随葬品寥寥无几,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器具什物已充分地绘刻在壁画和雕砖上的缘故。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

北宋帝陵在河南省巩县,其地点的选定严格按堪舆术的要求。诸陵形制相同,都是以土筑的坟丘为中心,用墙垣围成方形的陵域,坟丘之前设献殿。四面各开一神门,门前置石狮。南面较远处设两重土阙,各称鹊台与乳台。自乳台至南面神门,神道两侧依次列象、獬豸、鞍马、虎、羊、蕃使、文官、武士等石雕像。帝陵后面别筑后陵,这与汉陵有相似之处,却为自唐以来历代帝陵中所仅有。南宋的帝陵在浙江省绍兴附近。因为算是权殡,所以营造较简,名为“攒宫”。虽然大体上是沿袭北宋的陵制,但没有乳台、象生,也没有陵垣及四门。献殿之后作玄宫,尸体放置在严密坚固的“石藏子”中。

分布在华北、内蒙古和东北各地的,具有契丹族的特色。墓室除方形的以外,还流行圆形的。一般多为单室墓,但身份较高的贵族墓也有设前后两室的。赤峰的和北京的齐王赵德钧墓,都有前、中、后3室,并多设耳室,显示了“多室”的特点。墓室内有时有简单的仿木建筑的结构,并施彩画。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内绘毡帐住地和放牧的情形,反映了契丹族的游牧生活。辽代晚期开始出现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

辽代贵族墓中的随葬品,除了金银器、陶瓷器及铁器等各种生活用具以外,以大量的马具、盔甲、各种武器以及金属面具和铜丝手足套等物为特点。陶瓷器中的鸡冠壶,亦为辽墓中所特有。到了中期,马具和兵器逐渐减少,鸡冠壶的形态亦由皮囊状演变为提梁式的圈足器。晚期辽墓一般已不用兵器随葬,马具也大为简化,而鸡冠壶则告消失。大约从早期的后半开始,辽墓中往往有汉文或契丹文的石墓志,形状与唐宋的相似。

金代的墓葬,一方面是受辽墓的影响,而更多的则是继承北宋的墓制。河北省新城的时立爱墓和兴隆的萧仲恭墓,其年代基本上属金代前期。由于墓主人的爵位高,都系多室的砖墓。墓室内有仿木建筑结构,绘壁画。时立爱墓的主室为八角形,前室两侧所附耳室为圆形,在形制上与辽墓有相似之处。萧仲恭的墓志则用契丹文书写。分布在华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金代后期地主阶级墓,主要是单室砖墓,平面多为方形或八角形,也有圆形的,从墓门到墓室内大量使用仿木建筑结构。有的墓里绘有开芳宴、放牧、捣练等题材的壁画,而大多数的墓则是大量使用雕砖,表现出门楼、格子门、棂窗、桌椅、屏风、灯、盆花之类。

元代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主要发现于山西省境内。其特点是仿木建筑的结构日趋简化,有些已变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区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题材仍多为开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象而省略了伎乐的场面。山西省南部地区墓内多饰雕砖,内容多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类。五代、北宋以来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声。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旧制,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作为时代的特点,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并在墓底铺松香之类,以利尸体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阶级的砖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发展,所以有的墓不仅尸体完好,而且衣冠服饰以及书籍、字画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代的帝陵,以安徽凤阳的皇陵为最早。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上仍沿汉唐以来的旧制。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制已与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则为此后的明代陵制开创了先例。明代从成祖朱棣起,13个皇帝都葬在北京昌平县,集中在一个总的陵园内,称。陵园的总门在南面,称大红门。入门不远,立“长陵神功圣德碑”。由碑亭往北,神道两侧依次立石望柱及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将、文臣等石雕像,而各陵之前则不再立石望柱和石象生。出于总体布局上的考虑,陵的方向虽多向南,但也有向东或向西的。各陵规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和布局彼此相同。陵的前部主要是恩殿,基本上相当于唐宋陵前的献殿。与汉唐以来的帝陵相比,明陵最大的特点是坟丘不成方形而成圆形,周围砌砖墙,称为宝城,其位置不在陵域的中部而居全陵的最后。宝城之前设明楼,楼上树石碑,上刻皇帝的谥号,这也是明陵的新创。玄宫在宝城之下,其形制亦系模仿宫殿。以已经发掘的为例,玄宫可分前殿、中殿和后殿,中殿的左右两侧又各通一配殿。皇帝和皇后的棺椁放置在后殿的棺床上。

皇帝的陵墓等级和制度

历代帝王设置陵寝制度,既是为了推崇皇权的需要,又是为了维护身份等级制的需要。

陵寝制度一开始创立,

坟墓的高低大小就成为身份等级的一个标志。战国时代已重视这点,《礼记·月令篇》孟冬之月和《吕氏春秋·孟冬纪》已谈到这点。到汉代,法律上就有明文规定“

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从已发现的汉代诸侯王墓来看,确实比列侯墓要高得多,大体在汉尺五丈到八丈之间。根据记载,

西汉诸帝陵墓一般高汉尺十二丈,武帝茂陵高汉尺二十丈,景帝阳陵高汉尺十四丈,,现在实测的结果,和记载相同。根据记载,陪葬于茂陵的李夫人墓高汉尺八丈,

说明夫人之墓要比皇帝、皇后低一等。

汉代法律不但有坟墓等级差别的规定,还要对超过规定的加以处罚。例如东汉明帝时,桑民极阳侯就因为坟墓超过制度被判处毙刑

截去头发的刑罚,削去爵位。正因为法律上有这样处罚的规定,王莽对于恭王母(即傅太太后)和丁姬(即丁太后),

就借口她们陪葬在渭陵的坟墓和元帝陵同样高度,作为重大罪状之一。也有外戚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表示克制的。例如马太后(明帝之后)的母亲蔺夫人,起坟微高,

马太后就向其娘家提出,由她的哥哥马廖等人立刻加以减削

汉代坟墓的等级不仅表现在高低大小上,

更表现在形制上。汉代坟墓以方形为贵。除了汉高祖和吕后的陵墓作长方形以外,大多数皇陵、后陵都作正方形。汉代对于宠爱大臣有赏赐葬具和墓地的办法,

更有赏赐墓地陪葬于皇帝陵园之旁的,叫做“陪陵”。对于有特殊功勋的大臣,还有对陪葬坟墓准许造成特殊式样的。例如陪葬在武帝茂陵的霍去病墓造得像祁连山,

卫青墓造得像庐山。

魏晋和南朝,许多帝王常常不起坟墓,

当然不可能讲究坟墓外观的等级制度。北魏虽然恢复了陵寝制度,却保留了鲜卑原有的族葬的风俗,对于坟墓的外观没有作出等级的规定。到唐代,

随着陵寝制度的恢复和扩展,坟墓外观的等级重新被重视。

从昭陵陪葬墓来看,数量上文武大臣还比皇族为多,

皇族坟墓除三个嫡出公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规格较高以外,其他庶出的皇子、公主和妃子的墓葬形制,

都没有超过文武大臣的等级。文武大臣中以魏征、李靖、李勋徐愚功三墓的规模尤为宏大。说明唐代 *** 和汉代一样,

把坟墓的等级制度用作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一种手段,这和北魏北邝山区的陪葬墓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制度显然不同。

唐代对于坟墓的形制,

和汉代一样以方为贵。唐代陵墓除了葬在山腰里形迹不显的以外,在平地上起建陵台的都作正方形。从陪葬墓来看,正方形的要比圆锥形的级别要高,在方形之中,

双层台阶式的又比单层台阶式的级别要高。在唐高宗、武则天乾陵的陪葬墓中,“号墓为陵”和“不称陵”的形制有显著区别。例如鼓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都“号墓为陵”

,除了陵园范围较大、石刻较多以外,坟墓都是双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而章怀太子墓“不称陵”,除了陵园较小、石刻较少以外,

坟墓是单层台阶式的方形土台。

在昭陵的陪葬墓中,

方形覆斗式的坟墓级别要比圆锥形的高。例如长乐公主墓、城阳公主和附马薛权合葬墓以及另一不知名墓,前后都有四个土网,四周有围墙,坟墓都作正方形覆斗式,

高达十五米到二十米。另有赵王福墓、清河公主墓和兰陵公主墓都没有土阂和围墙,坟墓都作圆锥形,高仅七米到十三米。从这一对比,

可知正方形坟墓比圆锥形坟墓的级别要高得多,只限于皇族的嫡系亲属使用。昭陵大多数陪葬墓都是圆锥形的,包括许多著名的重要大臣在内,

其等级差别就在于高度和宽度的尺寸。昭陵陪葬墓中形制特殊的,只有李靖造得像阴山和积石山,

李勋墓造得像阴山、铁山和乌德摸山。这是仿效汉代霍去病、卫青的墓葬形制。

唐代以多层台阶式方形土台为贵的制度,

为北宋所沿用。北宋皇陵按规定是三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后陵是二层台阶式的方形陵台。到明孝陵改方形陵台为圆形,

从此方形和圆形之间的等级差别才取消。

唐宋以后,坟墓的高度也有等级的规定。按规定,陪葬的大臣一品官,坟高三丈以上,四丈以下

。如果有特殊功勋而经特许的,就不在此限。例如李勋墓高达二十米,近乎唐尺七丈。至于皇室亲属也不在此限,例如长乐公主墓和城阳公主墓高十五米,

合唐尺五丈。

唐代规定一品官“陪葬”的可以坟高四丈,这是特殊待遇。在通常情况下,一品官的坟只能高一丈八尺。二品以下,每低一品减低二尺,

六品以下为高八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七四一年)下令减少各品入葬明器件数和降低坟墓规格,一品官的坟从一丈八尺减为一丈六尺,二品以下依次削减二尺,

六品以下从八尺减为七尺,庶人坟高四尺。这一减低坟墓高度的法令,实际上没有执行。宋代依然规定一品为一丈八尺。明清两代基本上沿用唐宋的规定。

具体参照杨宽老师的书全称《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古代帝王是用什么质的石头做墓碑的有什么讲究

材质上来说肯定是花岗岩为好,国内常用的花岗岩材质一般为芝麻黑、山西黑或者芝麻白类的石材,也有一些会有大理石,常用的如汉白玉等材料,但是大理石硬度叫花岗岩较差,所以现在普遍是是选择花岗岩的,除了以上国内常用的材质外,进口的如印度红、英国棕等也是现在一些高档墓碑常选的材质。惠安石雕,富士熙和石业。

古代王侯将相,平民百姓葬坟规格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

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

以下至庶人各有差”。(6)后世制度更为严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

章对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都有具体的规定:

唐宋元明清

公侯100方步

一品90方步90方步90方步90方步90方步

二品80方步80方步80方步80方步80方步

三品70方步70方步70方步70方步70方步

四品60方步60方步60方步60方步60方步

五品50方步50方步50方步50方步50方步

六品20方步40方步40方步40方步40方步

七品以下20方步20方步20方步30方步20方步

庶人20方步18方步9方步30方步9方步

坟高也尊卑有别:

唐宋元明清

公侯20尺

一品18尺18尺18尺16尺

二品16尺16尺16尺14尺

三品14尺14尺14尺12尺

四品12尺12尺12尺10尺

五品9尺10尺10尺8尺

六品7尺8尺8尺6尺

七品以下7尺8尺6尺6尺

庶人7尺6尺6尺4尺

墓碑

《说文》对碑字下的定义是“竖石也”。碑可以立在庭院中测量日影长

短,用作计时工具,也可立在门外用作拴牲口的桩子。先秦古书提到的碑,

都是指这一类长条型的竖石。当时下葬,也在墓穴四角或两边树碑,碑的上

端凿有圆孔,叫做穿,以穿为支点并控制平衡,用绳索慢慢地悬棺而下。这

种用来下棺的碑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棺木放入墓穴后,碑也随之埋入墓

中。从西汉末年开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于墓中,也不在下

葬后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

上部仍有穿,顶端或作方尖形,称圭首,或作圆弧形,刻上云气图案,称晕

首。东汉时墓前立碑蔚成风气,许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还刻上介

绍墓主家世生平事迹并加以颂扬的长篇文字,碑阴则详列立碑人的姓名。晋

代由于墓碑“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13)一度曾予禁止。唐宋

时准许一定级别的官员墓前立碑。碑首称碑额,刻有螭(chī,无角的龙)、

虎、龙、雀等图样,碑身下还有碑座,称为趺。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墓碑为螭

首龟趺,高度不得超过九尺,七品以上墓碑为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时更

把墓碑的形制作为体现墓主身份的标志,规定更为细致:一品为螭首龟趺,

二品为麒麟首龟趺,三品为天禄、辟邪(传说中的两种神兽)首龟趺,四至

七品为圆首方趺,圆首的碑又称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宽度以及趺座的高

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级的墓碑通高达一丈六尺。原则上庶人墓前不许立碑

碣,但这种禁令并未严格执行,所以一般人死后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体

小制陋,又无趺座而已。

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如在神道上

立碑,就叫神道碑。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

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

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5.石雕群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

显示身份的。“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14)这种墓前石雕群最

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

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

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

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

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

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

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15)象征墓主生前

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唐代的制

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件,成对排列;四、五

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

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件。明

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件;三品置

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件;五

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件。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

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

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对外,还有飞马1对、朱雀1对、立马5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对、狮子1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尊。明成祖长

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

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对,共32件。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

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

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

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

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墓志的性质

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

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

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

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

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

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

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墓莂又

称地券、买地券,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

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

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

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

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

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

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

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

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OK,关于古代帝王墓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