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的病原物有哪些表现形式?

1、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

2、小麦白粉病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5mm的白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3、小麦白粉病可侵袭小麦上部的各种器官,但主要侵害叶片和叶鞘。当疾病很重时,颖壳和芒也可能受到伤害。发病时,在叶面出现1至2毫米的白色霉斑,然后逐渐扩大到接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白色霉斑。

4、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5、麦子的霜霉病从幼苗期就逐渐伤害麦子,出穗后病发比较重。霜霉病菌能够浸染麦子的叶、叶柄、茎杆、小麦穗及芒每个位置,特别是叶反面和叶柄。起先在叶子表层发生乳白色霉斑,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的絮状霉点。

6、从小麦中下部的叶片开始,直至顶端的麦穗,无一不是一层白蒙蒙霉层,煞是触目惊心!欲知田间实情,请先看几张照片。第一张:叶片上布满了白色的、灰褐色的霉层,这是小麦白粉病在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特有的表现形式。

小麦白粉病是什么症状?

典型病状为病部表面覆一层白色粉状霉层。组织受侵后,先出现白色绒絮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成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或不规则形的霉层,表面渐呈粉状(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小麦白粉病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5mm的白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小麦白粉病危害症状 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小麦白粉病的症状: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先出现白色小霉斑,以后扩大成圆或椭圆形病斑,上面密布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气生菌丝)。

从小麦中下部的叶片开始,直至顶端的麦穗,无一不是一层白蒙蒙霉层,煞是触目惊心!欲知田间实情,请先看几张照片。第一张:叶片上布满了白色的、灰褐色的霉层,这是小麦白粉病在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特有的表现形式。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症及防治措施?

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虫害有小麦蚜虫、麦种蝇、吸浆虫、红蜘蛛、叶蝉、蛴螬、金针虫、蝼蛄、麦叶蜂、麦秆蝇等。

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在河北省为三病两虫即: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麦蚜、吸浆虫。小麦种子包衣和浸种可防治黑穗病,开花期混合喷雾可实现一喷多防,控制锈病、白粉病、麦蚜和吸浆虫。

小麦白粉病的病原特征

1、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

2、病变接近圆形或长方形,叶面会覆盖有一层白色的白粉病。当疾病严重时,将病灶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大的白色或灰色霉菌层。通常,叶子下面的病斑比叶子的背面多,而下部的叶子比上部的叶子重。

3、形态 菌丝体表生,上有暗色镰形刚毛,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指状深裂的吸胞吸取养分。分生孢子梗基部球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或椭圆形,成串产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

小麦的白粉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1、小麦白粉病的症状: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先出现白色小霉斑,以后扩大成圆或椭圆形病斑,上面密布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气生菌丝)。

2、小麦白粉病症状: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5mm的白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3、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主要在幼苗到抽穗期间发病,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茎秆以及穗部位。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