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根据尔雅可知 莲是荷的什么

根据尔雅可知莲是荷的花。《尔雅》是辞书之祖。《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书中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它不仅是辞书之祖,还是典籍——经,《十三经》的一种,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荷花(学名:NelumboSP.;英文名称:Lotusflower):属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基部,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莲芙蓉是什么?

一花数名,乃常有现象,传统名花有的具备两三个以上的别名;但是,像荷花这样,拥有几个正式学名,再加许多别名,在百花谱中则是极少见的了。

最早恐怕还是叫“荷花”,因为《诗经》就是这样称呼的。《郑风》里有一首诗,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隰指多水的地方。《诗经》又称荷花为“菡萏”,《陈风》里有一首诗,说:“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泽陂也是指多水的地方,专家们确认,“荷花”和“菡萏”都是指称荷花的花朵,未绽时称“菡萏”,已开的称“荷花”。

接下来,常见到的名称是“芙蓉”。屈原的《离骚》呤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夫容以为裳。”“夫容”就是荷,后写“芙蓉”, “芙蓉”的覆盖面就广了,并且延续很久,到明代,花卉专著《群芳谱》仍叫做水芙蓉。这同时,许多地方也叫芙蕖,有人认为“夫容”是从芙蕖演变来的。根源大抵都出于《尔雅·释草》一文,它把荷的花蕾叫菡萏,把荷的果实叫莲,把荷的全株叫夫渠。古字典《说文解字》就写作“夫渠”,后人加草字头变成了芙蕖。

总之,荷、莲、芙蓉,这是荷花的三个正式名称。

红荷菡萏的解释及出处?

“菡萏”两字出自《尔雅·释草》,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明·李渔《闲情偶寄·莲科种植部》:“迨至菡萏成花。”又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菡萏花开鸳并立,梧桐树上凤双栖。”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

清洪升《长生殿·窥浴》:“悄 *** ,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莲在十四韵的?韵部?

莲字是在平水韵的平声一先韵部。

莲,汉语一级字,读作莲(lián) 。

《唐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连。《尔雅疏》北人以莲为荷。

《说文解字》扶渠之实也。陈风。有蒲与蕑。笺云。蕑当作莲。莲、夫渠实也。郑意欲合三章为一物耳。本艸经谓之藕实。一名水芝丹。从艸。连声。洛贤切。古音在十四部。

与荷花与和文化有关的古代名字?

荷花又称菡萏、荷华(《诗经》),莲华、芙蓉(《离骚》),夫容(《楚辞》);

扶渠(《毛诗传》),夫渠(《说文》),芙渠(《尔雅》),苓(枚乘《七发》注);

朱华(曹植诗),水花(崔豹《古今注》),泽芝、芙蕖(《古今》),藕花(张籍诗)。

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等25种;

菡萏的出处?

“菡萏”两字出自《尔雅·释草》,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一、拼音:hàn dàn

二、释义:菡萏,荷花的别称。属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除中国外,日本、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分布,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三、出处:

《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明·李渔《闲情偶寄·莲科种植部》:“迨至菡萏成花。”又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菡萏花开鸳并立,梧桐树上凤双栖。”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宋欧阳修《西湖戏作示同游者》诗:“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

清洪升《长生殿·窥浴》:“悄 *** ,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含露弄娇辉。


荷的别称?

莲花。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