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于寒燕的故事简短?

早春三月,草木峥嵘,花红柳绿。在我们晋北代县,那些年每到清明的时候,会有捏寒燕迎接万物复苏的习俗。为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习俗,我们今天来到了“双秀非遗体验馆”,亲身体会捏寒燕、捏面塑。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寒燕。寒燕的起源也有一个故事。寒燕是山西北部农村对“面花”的别称,起源于寒食节。

  旧俗以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介子推是春秋时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有功臣子,晋文公归国即位后便赏群臣,唯独忘了不会自我标榜的介子推。介子推携母归隐绵山,晋文公知道后,派使臣请他出山做官,但介子推坚持不受。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他出来,不想母子二人宁愿被焚而死。晋文公追悔莫及,于是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用火烧饭,吃寒食以示哀悼,并将绵山县改名为介休市,意为介子推永远休息之地。

  汉代更是把这一天定为“禁烟节”,家家户户不能烧火。而宋代则演变为清明节禁火吃寒食,家家户户制作寒燕形面花串于柳枝,挂于门楣纪念先人的习俗。远远观之,各家各户门楣上群燕落柳,五彩缤纷,给乍暖还春的庄户人家平添融融暖意。

  寒燕发展到后世品种繁多,花、鸟、鱼、虫、人物,应有尽有。大者寸许,小者四五分,精巧可人。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面塑。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为传承民俗艺术之一。

  民间面塑以造型艺术的身份出现是近几年的事,过去它只是一种被装饰的食品,故从历史上讲,既无作品记载,也无珍品传实,实在是一大遗憾。面塑在中国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积淀成的极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在这里感到很骄傲,我们亲身体会了如何捏面塑,如何捏寒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传承下去,带给我们的子孙,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我们中华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