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越南陈朝怎么灭掉的?

后陈朝势力范围,化州已是其最南疆界

起初明军攻占乂安时,陈季扩的太傅潘季祐投诚,旋即病死(好日子没享受到)。其子潘僚做了"越奸",被张辅任命为乂安知府。为了向新主子邀功,潘僚尽陈化州山川之险(如那张松向刘备献《西蜀地形图》那般),张辅得此情报遂决意挥师进军。

尽管沐晟进言:"化州山高海阔,未易图也",也不知这兄弟是不是给越南人打怕了,患上了"恐越症"。张辅对这位"常败将军"的建议表达了激烈的反对:"生我也是化州,做鬼也是化州,未平化州,我有何面目见主上乎!"

这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势使得明军士气大振,在爱子江一战中,后陈军虽然又一次祭出屡试不爽的南蛮特色"必败"兵种——象兵,且果不其然地又被明军击溃,负痛的大象扭头败走,践踏冲击自家部队,后陈军溃不成军、降者无数。

此役之后,陈季扩只能带着残兵与阮景异、邓容藏身于政平州的山林间打起了游击。

到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正月,张辅率明军尾随而至。见后陈军屯驻在暹蛮、昆蒲等地的山中,遂命将校徒步潜行于悬崖之间的山路小径,准备夜袭后陈军。

毫无防备的后陈军突遭精准打击,主将阮景异、邓容在乱军中被生擒,陈季扩则只身逃往哀牢(今老挝)寻求政治庇护。

张辅为了"斩草除根"对其穷追不舍,一路攻破哀牢三座关隘,陈兵耀武,逼迫哀牢国王交人。哀牢王自然无力抵御来自天朝上国的军事威胁,遂乖乖将陈季扩一家老幼拱手奉上。

——二百五十余年后,在中国与 *** 之间又上演了这么一出同样的戏码:南明最后一帝永历朱由榔为避吴三桂之追击,逃至 *** 避祸。最终缅王迫于清军兵盛,将朱由榔交予吴三桂。公元1662年六月,朱由榔被绞杀于昆明篦子坡,明祚由此断绝。

陈季扩、阮景异、邓容这帮"残陈余孽"最终被解往北京献俘。作为后陈末代君主的陈季扩,有着颇具英雄主义悲剧色彩的历史谢幕:在押送过程中,他寻机投海自尽。(不知是去拜会南海龙王还是东海龙王?)而邓容等人亦殉节随旧主赴阴曹报到。

著有《越南通史》的越南学者陈重金评价邓容父子:"悉心辅佐皇帝复国,虽未获成功,但其忠烈气节也值得后人常加缅怀。"

据说邓容有一首叙怀诗存世,传诵至今。诗云:"事事悠悠奈老何,无穷天地入酣歌。时来屠钓成功易,事去英雄饮恨多。致主有怀扶地轴,洗兵无路挽天河。国仇未复头已白,几度龙泉带月磨!"

字里行间颇有点文天祥《过零丁洋》去国怀乡、壮志未酬滴赶脚。

无论如何、总而言之,苦苦支撑的后陈小朝廷维系不过七年,最终在大明帝国优势兵力的碾压之下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中国历史学家将1407年明廷消灭胡朝,设置行省至1427年明军撤出安南的这二十年间定义为越南的"属明时期"。不过越南方面将其中1407年-1413年的这七年划为了"后陈朝",1418年-1427年则为黎利领导的"蓝山起义"直至将明廷侵略者彻底赶出国境的"抗明十年"。因此勉强能算成是大明"风平浪静"地打理安南领土的时间也不过1414年-1417年的三年光景。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