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三国时代最后统一了中国?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中,最后是司马懿统一了三国吗。怎么统一的?

三国最后由司马炎统一,与司马炎这个刚刚及格的君主本身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顺位接棒”所致,换言之,完全是司马炎父祖给司马炎留下的军政遗产发功所致,司马炎只要不失常发挥、不提前昏腐,就能顺利完成这项收尾工作。更何况,连这个“尾”,司马炎也并没有收好,勉强徘徊在及格线上下罢了。

司马炎即位后,在南征灭吴这个事情上,只需要沿着灭蜀以后司马昭的既定趋势走就OK,拾掇消化好新附领土——巴蜀,继续巩固好襄阳与淮南两处自曹操晚年以来就准备了半个多世纪的军力,做好调度协调工作,便可从容南下,略定江表。王濬、王浑、杜预、胡奋、唐彬诸将,以及挂名参与的王戎、贾充,乃至被耽搁了的中线筹备者羊祜、入朝了的东线筹备者卫瓘,均系司马懿父子提拔的霸府要员,完全是司马炎父祖一辈儿积攒下的军政班底,一旦司马师兄弟中有一个稍微长寿一些,也轮不上司马羊车去完成统一工作的收尾。

再往前追溯,司马炎所收尾的统一,是曹魏君臣与司马懿父子霸府前后“努力”的总体结果,如果不是曹魏前期君主的相对短命、诸葛亮的连续北伐、孙权的过分长寿、司马氏的篡代内耗,中原政权的南下一统也远远轮不上司马炎来完成。如果从魏晋统治集团的一致性上来看,西晋朝廷完全就是曹魏朝廷的“改名换主”式延续,除了国名与皇室,基本上没有经历统治集团的洗牌(连刘宋代晋那种洗牌也没有经历)。作为一个坐拥中原80年(从官渡之战起算)的统治集团,经历了各种幺蛾子后终于勉力实现大一统,所以,司马炎所完成的一统,纯属经历众多幺蛾子之后的顺位收尾而已。若说司马炎统一前所面临的变量因素,无非是轲比能的后续、五胡的先声——秃发树机能搅局西北而已,在应对这一干扰项时,西晋君臣的应对并不是很好,先后战损或战败了胡烈、石鉴、司马骏、牵弘、苏愉、杨欣等西北军区高级将官,整个西北的局面堪称糜烂,拖沓了小十年才在文鸯与马隆的两波胜利下,略定西北乱局,堪称亡羊补牢式的及格而已。质言之,我们在司马炎灭吴前的“为政处事”上,除了司马炎在内张华、外杜预力挺下决心伐吴以外,看不到任何“果决明断”的明君式处置,看到的只有各种拖拖拉拉,这种拖拉固然有西晋群臣已然高度腐化的因素在,却也说明了司马炎本人并没有多么大的魄力去利用皇权重塑朝纲。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司马炎之统一,只是勉强及格的顺位收尾而已。关于司马炎尬式开国feel(史上最尬、最无感的开国君主)的另一个答案:为了笼络家族势力、避免重蹈曹魏的覆辙,司马炎封宗室王是否是对的选择?当然了,子不教、父之过,司马炎如此尬到无感,纯属其父 @清心寡欲司马昭 管教不佳所致。【滑稽】

秦汉三国晋统一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段历史时间的记忆口诀。

意思是秦朝过了就是汉朝,汉朝末年天下分为了三个国家,最后是由晋朝给统一的。

秦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战争,经过一场场战斗,最终形成了刘邦和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战,在四年的楚汉战争后刘邦战胜了项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汉朝一直到了东汉末年,其中中间因为王莽篡汉而使得汉朝短暂灭亡了10多年后来是刘秀重建汉朝,东汉末年形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最终是继承魏国衣钵的晋国消灭了其他两个国家再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三国统一之后?

司马家建立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八王之乱西晋元气大伤,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

你可能想看: